原始戏剧毛古斯:茅谷斯,又叫“故事帕帕”或“帕帕”。茅谷斯是土家族的一种最具
原始文化内涵的戏剧活化石,至尽仍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保靖、古丈 等地,它与春节期间演出的摆手舞有着不可 分割的联系。基本情节表现土家先民的生产
生活活动,以及由于时代的差异而形成的令 人发笑的心理和行为的矛盾冲突。
古老的傩堂戏: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出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恩施土家族地区同其他土家族地区一样,许多地方都有这种戏,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虽然叫法不同,表演上也有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点是粗矿、古朴,源远流长,也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南剧:又名施南调。清康熙年间南剧已成形。文人顾采游容美土司,看到田舜年父子组班演出的南剧《桃花扇》,称其“在全楚也称上驷”。清嘉庆年间出现南剧职业艺人和班子。直至民国年间,南剧舞台十分活跃。民国五年,思施江湖同庆班戏折上写的常演剧目达452个。
南剧角色分生、旦、净、丑4大行。各行当均文武兼备。表演上文戏武唱,大手大脚,注重做工,比唱尤重,讲究虚实结合,虚中有实且粗犷。人物造型重扮妆。
南剧音乐主要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3大声腔组成。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
伴奏音乐由锣鼓谱和曲牌音乐组成。锣鼓谱音乐有云板、板鼓、锣、钹、勾锣等乐器;曲牌音乐由京胡主奏,伴之以琐呐、笛子。早期的南剧乐队配备只有4人,其中弦乐1人(主奏京胡兼
唢呐和笛)。打鼓佬1人(指挥含堂鼓、板鼓、楂口、云板)。打大锣1人(兼打钹),打勾锣(兼冬子锣和扬场)1人,后期加进京二胡和月琴、三弦等。
解放后,贯彻“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方针,政府先后在思施、宣恩、咸丰、来风、鹤峰组建5个职业南剧团,加强领导,培训学员,继承、改革南剧艺术,挖掘整理500余出南剧传统剧目(原本存湖北省戏剧研究所)。1956年省首届戏曲会演,思施专区代表团演出南剧《八义图》,获集体演出一等奖;程婴饰演者夏福千获个人一等奖。八十年代初,恩施、咸丰、来凤采录南剧各行当各声腔代表性剧目、唱段、伴奏击乐曲牌共39盒音响资料,将其中130多个生旦净丑南北上路、昆曲、杂腔小调记谱油印成册,还编印了《思施南剧调查》、《南剧调查访问录》。咸丰南剧团创作的现代小南剧《唐科长祝寿》、《张二嫂做中》(见右图),分别获省戏剧创作、演出一、二等奖。1984年冬《唐》、《张》2剧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录像观摩,获得奖状、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