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拥有与匮乏
|
叶延滨
人最愚蠢的行为之一就是用自己拥有的东西去置换自己匮乏的东西,不管它们是不是好东西:“物以稀为贵!”
这也许是一种天性,类似基因缺损。拥有青春的人们,觉得青春的可贵,就在于去奋斗,奋斗的目标,就是自己所缺乏的金钱、地位、洋房、名车……转了一圈,有了金钱,有了地位,有了洋房与名车,才感到生活依然不如意,而且,才发出一声感叹,青春是多么美好啊!
用青春赌明天,赌不赌,赌什么,这是个太大的题目,但珍惜拥有的青春,让它不要成为脱手滑走的鱼,还是一门真正的人生学问。在这点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有这个开头的话,就是“拥有”者的自白。
作家常常无意识地充当教别人怎样“拥有”的人,但也有不少中国作家,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中国文学成就是大还是小,在世界上地位是高还是低,这很难如自然科学有个客观标准。中国文学最拥有的是什么?是中文母语的运用者最多,中文读者群最大,中文的市场最广。中国文学最匮乏的是什么?是诺贝尔奖的获奖机会,是诺贝尔奖评委的关注目光,是诺贝尔评委中懂中文的人———前两年还有个马悦然,现在呢?
我不反对诺贝尔,如果哪位中国作家得到它,也是福分。只是当一个中国作家,如果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最珍贵的,那么他的写作不再是件愉快的事。我想起法国作家让———保尔·萨特,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拒绝接受授予他的诺贝尔奖,他说:“我的客观理由是,当前文化战线上唯一可能的斗争是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的和平共存。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它们应该相互拥抱。我完全意识到它们的对抗必然会采取冲突的形式……这样,就现在的境况而言,诺贝尔奖客观上成了一项授予西方作家和东方背叛者的荣誉。”我不认为萨特所说的就是真理,但我钦佩他这样清醒地知道:他自己拥有的和诺贝尔奖所匮乏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