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小华,好一个“百业追星大王”
|
刘建新
他以患癌症的病体创造了这样一串奇迹——— 两年多时间行程三万里,寻访拍摄了1000名“行业之星”; 制作了40米长的“行业之星”折叠式流动展览包,义务巡回展出110多场次,参观群众达2·1万多人次。 复退军人、被人们誉为“百业追星大王”的杨小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追寻着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向癌症挑战,向不良的社会风气挑战!
当记者不拿分文薪水
1998年10月的一天,一件与杨小华毫无关系的悲剧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这天上午,他在办公室看报,一则新闻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长沙市某校一位高二女学生,因她所崇拜的一台湾男歌星结婚了,竟然万念俱灰地从自家6楼阳台上跳下而香消玉殒。
对于风行在当代不少青年群体中的病态“追星”行为,杨小华早有想法。他曾在一些公司招聘合同工和临时工时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年人不了解孔繁森、李素丽、徐虎等先进模范人物,更不知道张思德、董存瑞是什么人,而对一些港台影视明星、歌星的年龄、长相、性格、爱好甚至隐私却如数家珍。女高中生为歌星殉情的悲剧又一次使他陷入了深思。
他想,追星是当代的一种社会现象,是青年人的性格和行为特性,关键是如何加以引导。不久,杨小华作出了一个令同事和亲友吃惊和不解的决定:放弃收入稳定的工作,自费采访并义务宣传在各行各业中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行业之星”,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有一个正确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在部队当兵时就因工作成绩突出立过二次三等功,还是部队专职新闻报道骨干,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1000多篇(幅)新闻稿件和图片,是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的男子汉,竟然应聘到在广东并不知名的小报《家政报》社,当了一名不拿分文薪水的记者兼编辑,因为这家报社满足了他唯一的就职要求———刊登他拍摄的“行业之星”图片新闻。
三万里旅程苦“追星”
来到《家政报》社,杨小华提出了开辟用“第三只眼”追寻“行业之星”专栏的设想,很快就得到了社领导的赞同。
1999年元旦刚过,他便背着硕大的摄影背包,挎着一台“超期服役”、绑着绷带的旧式照相机,迈出了他万里“追星”的第一步。从此,在繁华的城市、在偏僻的乡村、在寒冷的粤北山区、在炎热的南海小岛……都洒下了他“追星 ”的汗水,留下了他“追星”的足迹。
一天,他到广州郊区采访拍摄一名“养猪状元”,返回时已是深夜12点钟,公共汽车收了班,乘出租车又没带钱。无奈之际,他挎着重达30多斤的摄影器材,步行10多公里回家。由于过度疲劳,他到家时在楼梯下一脚踏空,昏倒在地,幸好被保安人员发现抬回家中。但第二天一大早,他不顾满身伤痛,又按计划出门“追星”去了。
白天四处采访拍摄,晚上到报社编发稿件。两年多来,杨小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由于成绩突出,他到报社不久就被提升为社长助理,后又当了副社长。这下杨小华更加忙碌了,两年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
“追星”两个字好辛苦!为了拍摄“百业之星”,杨小华购买胶卷、打电话和旅差用费就达5万多元。他不拿工资,爱人又下岗,家里的积蓄越来越少,经济日渐拮据。为此,他卖掉了家中的大彩电,当掉了结婚时的定情戒指,平日里节衣缩食。尽管如此,他仍不改初衷。
在杨小华拍摄的百业千位“行业之星”中,有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谢军、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之一的秦桂芳、女足明星赵利红、国民党早期驾机起义者邹耀坤等名人,更多的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劳动者,如养殖女能手何爱玲、养猪状元万来金等等。
癌症也不能让他屈服
去年9月的一天,极度疲乏的杨小华感冒不止,被妻子强行送到医院诊治,会诊的结果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鼻咽癌!
其实,早在半年前,杨小华的身体就显现出患病的症状:几次突然昏倒,身体渐渐消瘦。可他总以为是工作节奏太紧张的缘故,自信身体可顶得住。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放射治疗,使他一头浓密的黑发变成了稀疏的黄发,体重也由150多斤陡降到105斤,食欲不振,虚汗湿背,原来用不完的力气也没有了,上到六楼都气喘吁吁,途中还得休息。
病痛在日复一日地折磨着他的神经。一天深夜,他徘徊在珠江大桥上,望着粼粼江水,脑海里突然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念头。但转念又想,少女为“ 追星”而自杀是盲从和愚昧,假若自己自杀则是自私和懦弱。“有关部门推荐的近百个‘行业之星’还没有拍摄,展览宣传他们先进事迹的计划还没有实现,我不能死,癌症也吓不倒我!”他坚定地想。
杨小华拍摄的行业之星,部分已在《家政报》他主编的栏目中以图配文的形式刊登,但他认为这种宣传还远远不够。在医院,他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将近千位“行业之星”的图文,制作成四本高60厘米、宽40厘米折叠式展览本。在4个月的住院时间里,他在医院各病房进行了50多场次巡展宣传,有上千人次观看了展览。
病情略趋稳定,杨小华就急着出了院,从此,他的“追星”行动更是夜以继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刚过,他兴奋地采访拍摄了第1000位行业之星。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人开始携带着他的“折叠式展览本”四处巡展。车站、码头,工厂、学校、海岛、渔村……到处可见他奔波的身影。
4个大展览本足有60多斤重,加上相机等摄影器材,重重的负荷使身患癌症的杨小华难以承受。贤慧的妻子心疼丈夫,在一个细雨濛濛的早晨,她主动背起了展览本,挽起丈夫的胳膊走出了家门。
默默奉献光和热,人间最美平凡星。杨小华的“行业之星”巡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广州经贸学校的上千名学生观看了巡展后,许多学生纷纷向杨小华谈了他们的观后感:“过去我们崇拜的仅仅是港台歌星影星,现在看来这视野过于短浅了。你镜头中的人都是平凡的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敬,可爱,可学。”
周小玉是一位浙江农村姑娘,自从去年跟随几个姐妹到广州街头补鞋后,她总感到自己干的活下贱,在人面前抬不起头。那天,周小玉在街头看了杨小华的巡展后,壮着胆子要与杨小华合影留念。她说,是杨小华镜头中的这些“行业之星”,改变了她的观念,给了她工作、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广东文化界一位资深的学者认为,杨小华的这种百业千位“行业之星”展出,既宣传了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又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有力地配合了当前进行的“三个代表”教育,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