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
几年前回乡,路过重庆时,在一家书摊上见过一本名为《天下四川人》的书,当时还不甚在意,以为不过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读物,,没有买,只略略翻了翻.以后也就忘了。 这几年在异乡谋生,充耳所闻,乡音处处,竟是走到哪儿都可聊解乡愁,便不由想起那本书来,,遗憾当初不买来读一读。 四川人口之多,是天下闻名的。即使划出了重庆,现在也还有八千多万人,而川渝两地的原四川人口足足有一亿多。.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不少英雄豪杰,名士骚客;也有许多枭雄和流氓混混。所以古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之说。民国时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往往早晨是杨森当政,下午却换了刘湘做省主席。文革时亦是混乱不堪,成渝两市炮声不断。 四川人多,地却不多。且除了成都平原的土地较肥沃外,其余多是贫瘠的盆周山地和一些高原上的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四川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四川人的身影。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自不待言,就连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照样可以听到浓浓的四川腔:老子是四川的,其中新疆更有不少四川人相互邀约,举家移民前往定居。 四川人天下流浪,却极少如闽、粤、沪人那样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成就事业,也没有温州人、潮州人一般的精明和生意头脑,到哪儿就将生意做到哪儿,而多以打工或者承包三几亩土地或者小本经营谋生。这和他们自小生存的环境有关:对一个远离海岸的地方的人来说,能够走出四面为崇山峻岭所阻隔的祖居之地,已是一个进步了。 四川人的渊源颇为复杂。历史上,四川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一次是明末清初,由于连年战争,四川人口锐减,清政府进行强制移民,从两湖两广强行驱赶人口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至今四川人还有将双手背在背后踱步的习惯,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被反剪双手捆绑入川的老祖宗。不少的四川人还能说出自己的祖籍,其中繁衍至今达两百多万的客家人,还保留着完整的客家方言和习俗。另一次则在二战时,四川成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成为陪都,是整个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干部和工作队随军南下,,也有不少人在四川定居下来,成了地道的四川人。 克服了“盆地意识”的四川人走出了盆地,却没有东南沿海人那样远大的目光和大气的气概。具体体现在个体身上,则为谨小慎微,斤斤计较,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为一点蝇头小利,争得口干舌燥,却忘了更大的利益还在后头。做事前怕狼后怕虎,想吃热山芋,又怕烫了手。所以有些四川人在外打工赚了钱,,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家修一座楼房,,而不是拿去再投资。 残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四川人实用主义的作风,干什么都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说北方人尚谈论,南方人重实利,那么四川人则二者兼而有之:也空谈,却并不忽视实利。曾有人开玩笑说因为南人重利,所以经济发达;北人尚名,所以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高;而象四川人那样不南不北的其他省份的人重名不如北人,崇利不如南人,,所以文化方面不如北人,,经济成就落后于南人。 历史上,四川曾是蛮荒之地。.也是多民族地区,至今还有二十多个民族聚居。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不毛之地,就在现今的大小凉山地区。四川的地形也十分复杂,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谓。民族的多样性和地形的复杂性构成了四川差异极大的奇特风俗:既有谨守几千年传统习俗的四川人,也有泸沽湖边维持着完整的母系氏族风俗的摩梭族四川人。 一首《康定情歌》被四川人传唱了许多年,唱遍了天下。听一听那首歌,你会触摸到四川人的率直、乐观和他们生动而浓郁的的乡情。不信,您听听: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