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子
我去北京学习期间,与来京考试的弟弟相约在试场外的一家酒店吃晚饭。我们点的是京城正宗的木碳火锅。借着火锅的腾腾热气,我们兴致盎然地喝起了北京有名的二锅头酒。并由这次考试谈开去,谈及平时的积累和学习,很是开心很是深入。席间我不知怎么总是觉得某个方面欠佳。是这里涮锅的蘸料不如东北的味儿重,还是漏点了某样常涮的东西?噢,对了!当我们再一次举起各自手中轻得几乎没有重量的杯子时,才恍然大悟,于是失笑不迭:症结居然在这儿。原来我们一直在用这种新潮的一次性酒杯喝酒的同时,品尝着传统的火锅。 这只比打印纸厚不到哪儿去的杯子,一会儿将随着一次性台布、筷子一道投向垃圾桶。它形状似杯,却着实不伦不类;它质量极小,且无可握可攥的硬度。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它与牙医备好的盛接分泌物或医院化验室发的采集尿样的杯子是半斤八两的一路货色!它甚至缺少普通酒杯应有的透明度。让频频举杯的人对酒桌上的进程难以把握,以至于每次举杯都会涌出了无头绪、很不脱底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在摆满一次性酒杯的餐桌上,无论菜肴怎样上档次,一定不会出现酒宴上应有的觥酬交错、推杯换盏的热闹场面,仿佛一篇文章缺少文眼,一出戏不见高潮。既与人人手擎一朵水晶花一样的高脚杯的典雅高贵无法同日而语,又与我们常说的:无酒不成席,无席不成欢的鼎沸场景相去甚远。 据说“一次性”用品被誉为20世纪社会生活的一大特征。如果说一次性饭盒、筷子、针头、针管乃至避孕套既方便又卫生,可以推而广之,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若将酒杯也上升到颇为时尚的“一次性”高度,就很有赶鸭子上架之嫌了。话又说回来,“一次性”用品纵然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降低品位、弱化智力等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却有着最能契合现代人的优点,那就是迎合了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和日益忙碌的生活节奏!人们向来就以“不必重复利用”为由把它们弃为垃圾,转而将眼光投向更为新奇的物品。这自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殊不知现代化始终在为人类缩短劳动时间,而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不够虚掷和挥霍,就连游子们给远方的父母打的电话,也毫没来由地迎合着超短裙的风格——短得不能再短。 以上还仅仅是对一次性比较浅表的认识。最贻害至深的是这种无处不在的一次性消费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际交往若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必得载跟头,但言而无信、尔虞我诈却满吃得开。经商办实体注重质量、降低成本倒在其次,首要的是造出几套假帐以备偷漏税费。那种不注重信誉,四处赊欠,做一锤子买卖的勾当更是司空见惯。连情人这个本该纯洁独立的字眼儿也难逃一次性的干系。那些有过一夜情的非常男女还会浪漫不减地抛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是曾经拥有这类经典语句。成为一次性衍生出来的不负责任的堂皇借口。 秋末在孔庙的展厅里看到几只春秋时期的酒樽。隔着玻璃,我依然感到泛着幽幽历史光芒的文物的沉实厚重,一如高尚的春秋人格——重义、守信、知耻、自我牺牲。 尽管我们已经进步到连克隆技术都不在话下的今天,尽管眼下一次性物品的生产远远快于电脑芯片。但是,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何种阶段,最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因而,所谓的“一次性”只能是也必然是一部分物质领域的消费现象。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精神领域的一次性必将渐消渐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