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身边故事 >> 茶余饭后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日期: 2001年9月30日
淡饭自有香
周山

以食为天

  食不厌精,人之常情。凭藉着村野农夫种植的五谷,市井老板们千方百计,翻弄出种种花样,如“八宝饭”、“千层酥”、“空心面”等等,招徕顾客,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大放异彩。在村野,人们并无商业上的需要,而只有自给自足的欢愉;虽无样式奇异、千姿百态的花样糕点,然而主食品种众多、味道鲜美,却是城里的饭馆所无法相比的。尤其当村民们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所产生的那种别有滋味的香甜之感,更是食不厌精的市井商贾和达官贵人所无法体味的。

  每年中秋,城市居民欢度佳节,月饼成为饮食中的轴心。年复一年,便有各式各样的月饼纷纷登上商场,竞争激烈。于是便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等脱颖而出,成为市井饮食业中的大买卖。而市井居民也以此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举杯邀月时的主食。

  村民欢度中秋节时的主食,往往不是精美的月饼,而是种类甚多的时令鲜品。在江南尤其长江下游一带,中秋节的晚餐特别丰盛,妇女、老人、孩子们的整个下午往往都在积极地准备晚餐:有的挖掘甘薯,有的挖掘香芋、花生,小伙子、大姑娘坐在木盆或小木船里下塘采摘菱角,年长者则往往抱着一杆杵棒坐在石臼旁椿着刚刚上场的新稻谷。随着杵棒的起落,一阵阵的稻香,从石臼中散发开来,弥散在村野所独有的清新空气中。然后,将洗净的甘薯、香芋、花生、菱角,倾倒在一只大铁锅中,泼上适量的水,再摊上一块粗布,将刚刚椿出壳、呈透明状的新大米撒在布上,用刚收割脱粒的干稻草缓缓烘。若是再搁上几枚咸鸭蛋,或者上一大碗鸡蛋羹,自是锦上添花了。当西天的晚霞渐渐褪色之际,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一股股浓浓的蒸气。蒸气之中,飘动着甘薯、香芋、花生、菱角以及新大米所特有的甜甜的清香味,让那些肩荷锄头踏着暮色归家的汉子,登时忘掉了疲劳,深深地呼吸着这股令人振奋的清香。

  当如轮的月亮渐渐爬上了屋脊,银色的月光斜斜地洒在葡萄架上时,本来堆满一桌子的饭食已经去其大半。嘴角乃至腮帮上沾着饭粒的孩子,正静静地听着母亲叙说“月宫”中的桂花树和小白兔的故事;已经脸红脖子粗的汉子们,仍在一边饮着家酿的米酒,一边剥着香芋皮,蘸上自制的甜面酱作为下酒之物。略有酸味的米酒,甜甜的甘薯,咸的香芋和咸蛋,香喷喷的花生仁,大米团饭,简单而又多样,飘动着浓郁的村野气息。